金沙9159游乐场(中国)有限公司-环球百科秉持“创新·求真·务实·卓越”的院训精神,实践“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和“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目标,设置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服务地方特色专业、省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主干专业、省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专业)、电子封装技术(国家战略新兴专业、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战略新兴专业、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校一流本科专业)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2012年开始招收车辆工程领域车辆关键零部件材料、成形及产业化方向的硕士专业研究生;2018年开始在电子信息领域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招收硕士专业研究生;2021年获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点授权,2024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校研究生219人。
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点领域(方向):
(1)材料工程:粉末冶金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
本方向对接福建省(厦门市)新材料、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需求,主要开展粉末冶金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功能性涂层等的设计、制备、性能评价与应用研究,开发了金属陶瓷、高温抗氧化涂层钼材、梯度硬质合金涂层、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耐腐蚀涂层和功能薄膜等。
(2)材料工程:功能材料与器件
本方向对接福建省(厦门市)新材料、汽车、能源、光电、电子电器、半导体等行业需求,主要开展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稀土发光与显示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器件应用等研究,开发了新型氮氧化物发光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区域远程荧光粉、锂电池负极材料等。
(3)材料工程: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
本方向对接福建省(厦门市)新材料、汽车、机械、卫浴、工程塑料、橡胶等行业需求,主要开展金属与合金成形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增材制造与装备、高分子材料加工等研究,开发了橡塑注射成型过程流场分析技术及模具、生物降解塑料增强增韧技术、金属3D打印机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领域(方向):
(1)材料学
对接福建省新材料、汽车、机械等行业需求,主要开展粉末冶金材料、功能材料、表面涂层的成分、合成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及使役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重点研发了高性能钨钼材料、金属陶瓷、耐磨/耐蚀/抗氧化涂层等。
(2)材料物理与化学
对接福建省新能源、光电、微电子等行业需求,从电子、原子、分子介观与微观结构等层面,开展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稀土发光与显示功能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重点研发了氮氧化物发光材料与器件、柔性导电基板电致变色薄膜、长寿命硅基负极材料等。
(3)材料加工工程
对接福建省汽车、机械、卫浴、橡塑等行业需求,开展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形状与组织结构形成规律及其控制的研究,重点研发了金属特殊成形技术、微连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及装备、橡塑注射成型技术、聚合物薄膜智能制造技术、功能高分子合成技术。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现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33人,博士学位66人,博导5名,硕导57名,高级职称占71.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9%,具有国(境)外访问与留学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3%。柔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雏鹰计划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7人,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2人,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7人。1个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8个校内科研团队。
近5年,学院教师承担了390余项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196.92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1项;发表核心级以上学术论文338篇,其中SCI收录249篇、EI收录41篇;出版专著5部;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参与审定地方标准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厦门市专利奖二等奖1项。
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福建省新材料产业,特别是厦门市新材料、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等5个千亿产业链,主动服务于钨材料、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橡胶等产业群和闽西南新材料企业,形成了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粉末冶金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发光与柔性显示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五个学术方向,与英、美、德、日等20余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厦门市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学院建设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如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粉末冶金技术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高效精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科研平台,是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福建省新型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搭建了材料制备、材料性能评价、材料微观结构表征、模具CAD/CAE等平台,拥有STEM、SEM、XRD、XPS、XRF、DSC/TG、Raman、原子力显微镜、多功能气体吸附仪、氧/氮/氢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椭圆偏振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计算机工作站等大型精密仪器和分析软件,设备仪器原值达8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m2。
诚挚欢迎各界朋友莅临金沙9159游乐场(中国)有限公司-环球百科指导和开展合作。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冶金类、物理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化学化工类等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本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