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邀请,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2025年1月8日莅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在精工园2-304会议室作了题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认知的演变过程》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金沙9159游乐场路密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共计七十余名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何教授首先介绍了原子、晶体、颗粒、电芯、系统和制造以及时间尺度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并说明了电池隔膜在电解质作用下机械性能与热性能的变化以及热条件下隔膜机械性能的改变。在报告中,他指出电解液在负极产生的所有还原性气体,均会诱导和加速正极材料的分解和相变,且活性高的气体会在电池热累积阶段被消耗,并解释了电池中的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对SEI膜的影响。何教授按照时间顺序对电池安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就安全性、可靠性、热失控细节、热失控机理、串扰与安全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报告结束后,何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有趣的座谈交流,对锂电池的发展以及前景展开了讨论,并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此次学术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何向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聚焦于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工程化研究近30年。获发明专利授权500余项,著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聚合物性能与结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手册》等专著。培养的研究生有多名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在J. Power Sources, Electrochim. Acta, J. Electrochem. Soc., Nat. Commu., Joule,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CS Energy Lett., Energy & Enviromental Mterials, Energy Stor. Mater.《化学进展》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0多篇。